巴西阿莱芒缆车和阿莱曼尼巴萨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巴西阿莱芒缆车,以及阿莱曼尼巴萨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探访里约阿莱芒贫民窟 居民叹奥运没带来更多访客

【解说】除了耶稣山、科帕卡瓦纳海滩、马拉卡纳体育场、桑巴舞和狂欢节,说起里约这座奥运城市,贫民窟似乎是绕不开的一个话题。近日,中新社记者一行探访了阿莱芒贫民区。

【解说】从奥林匹克公园所在的巴哈区出发,经过公交、地铁多次换乘,花费约三个小时,才到达里约城旧市中心以北的阿莱芒。

【解说】据了解,面积千余平方公里的里约,有着大大小小近千个贫民窟。资料显示,这座城市647万人口中,近30%为贫苦居民。阿莱芒是里约最大的贫民窟之一,但特别之处在于,这里有一条政府修建的缆车线路,连通社区内外。

【解说】整个缆车系统有152个封闭式轿厢。每个轿厢载客量为10人。这条3.5公里的缆车线路,服务着这里16万的居民。

【解说】随着记者乘坐的缆车一路爬升,阿莱芒的真容也渐次展开。这里地形起伏,连绵数个山头,大片密集用红砖砌成的贫民窟覆盖了数平方公里的地域。

【解说】整条缆车线路共有六个站。车站建在较大的山头之上。缆车越向贫民区内深入,便可看到房屋相互拥挤着,杂乱无章。狭窄的巷道中,狗吠声、音乐声清晰可辨。孩子们奔跑嬉戏,无忧无虑。

【解说】缆车行驶了约16分钟,记者走出车站,见到了五六位当地居民围着一个小画摊,专注地看着电视,画面正是巴西队与瑞典队的奥运女足半决赛。

【解说】现年40岁的画摊老板克莱伯在阿莱芒地区居住了18年,他热情地拿出了一个本子,本子上记录着世界各地游客写下的留言。

【解说】他告诉记者,缆车的建成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出行都提供了很大便利,同时也吸引了不少外国游客,但是对奥运期间的访客量他似乎不太满意。

【同期】当地民众 克莱伯

奥运会期间,没有很多人来到阿莱芒旅游,而在世界杯的时候,有很多人过来,人们去观看奥运会一般都到了场馆区,我们画了很多画在缆车站口,准备卖给游客,我们也希望有游客过来,买我们的纪念品,帮助我们,但是我们没有等到游客,很少游客过来。

【解说】此外,对于阿莱芒的治安,他还是自信满满。

【解说】在画摊旁边,克莱伯的太太玛丽露西和孩子们正安静地作画。不同尺幅,售价也在20至100巴币不等。至于题材,大都与平民窟相关。克莱伯告诉记者,他希望政府未来能在这一地区进行更多教育投资。

【同期】当地民众 克莱伯

我希望政府能够投资更多的教育,让我们的孩子都能够读书识字,因为教育能改变我们的生活,然后也能减少一些暴力。

【解说】记者也发现,来到阿莱芒外国访客并不多,他们只是走出缆车站,匆匆拍几张照片,并没有人愿意走到街巷去探访,显然,对于安全大家仍存堤防心理。

【解说】里约政府之所以能在阿莱芒兴建缆车,也经过了对这里黑帮的数次围剿。通过5年前这一缆车线路的正式启用,政府也在向外界传达,贫民窟是“安全的、开放的”。

记者 吴晟炜 余瑞冬巴西里约报道

国际财经聚焦:贵在执政为民 难在统筹资源

新华网北京10月16日电那部关于印度孟买贫民窟穷小子变身百万富翁的电影一度风靡全球,然而现实中这样的故事对于那里的居民来说可谓虚无缥缈。扫描环球各地,不论在发展中经济体还是发达经济体,贫民区改造都是艰巨的挑战。

全球各地贫民区改造项目,失败者居多,成功者寥寥。经验显示,在此类改造项目中,首要的是政府始终秉持为民的初心,以强大的资源动员能力,为项目保驾护航,强力推进。同时,贫民区的改造也需要与国家发展战略相结合,方能奏效。显然,不是所有国家都具备上述条件。

孟买:初心易变

孟买的塔维拉贫民窟因电影《贫民窟里的百万富翁》而名闻天下,不过在现实中,一般的贫民窟居民并没有那么幸运,塔维拉只算是孟买2000多个贫民窟中的特例。在孟买近2500万人口中,据估计有45%人居住在贫民窟。

孟买贫民窟的房租低廉,但与此相对应的是糟糕的公共设施,许多地方限时供水三小时,很多居民家里没有排水系统,平均近2000人才有一个公共厕所。

孟买当地也曾有过不少改造计划,但均成效不彰。孟买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城市问题专家里瑞什·阿格拉瓦尔说,政府在贫民窟改造项目中发挥的作用很重要。当地政府虽参与其中,却不够负责任。一方面,主事者设计改造计划时,首要的着眼点是保选票;另一方面,一些政客推动开发也并非真心为民,常常是瞄准了稀缺的开发权,希望渔利。

可见,贫民窟改造项目真正从民众福祉出发很重要。阿格拉瓦尔认为,贫民窟的开发需要当地居民参与其中,但在孟买,当地政府介入项目有“过度”之嫌。

内罗毕:现实“骨感”

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当地400万人口中有约150人生活在占该市总居住面积比例不足5%的贫民窟中。基贝拉贫民窟则被许多人认为是仅次于里约热内卢贫民窟的超级贫民聚居区。

内罗毕贫民窟的形成原因复杂,包括殖民时期的种族隔离政策、独立后的改造政策失误、贫富差距扩大的挑战、产权不清晰等,政府也不够重视。

显然,内罗毕贫民窟的改造需要一系列持续有效的经济和政治干预。有专家认为,内罗毕贫民窟升级改造触动了一些人的利益,如一些人担心自己会因改造计划失去租金收入;还有一些政客出于选票考虑,不希望那里的居民分散安置。

此外,当地政府与国际发展机构之间也缺乏相互信任,援助和改造计划大多以失败告终。当地贫民窟也是艾滋病和犯罪高发区,治安面临诸多挑战。

里约热内卢:发展瓶颈

巴西里约热内卢的贫民窟闻名于世,不乏在全球数得着的超大型贫民窟。据统计,大大小小的贫民窟有763处,居民近140万人,约占全市人口的两成多。贫民窟问题已成为当地社会发展的一大顽疾,影响城市景观和治安环境。

贫民窟是巴西社会快速发展的产物,外来人员前来谋生,在城市边缘区建起简易房屋,临时安置点逐步演变为贫民聚居区。更甚的是,许多贫民窟成为犯罪集团盘踞的地盘,毒品和武器泛滥,黑帮横行,不同犯罪集团间为争抢地盘,时常发生火并,常有流弹伤及无辜。一些区域就连政府人员也不敢轻易进入。

上世纪六十年代,巴西政府一度采取整体搬迁的方式解决贫民窟问题,在西部建设大型居民区安置贫民窟内群众,不过由于缺乏规划、就业不足等瓶颈,方案难以持续。进入九十年代后,政府采取了逐步将贫民区纳入城市规划的方式,并在使用权乃至产权上确权。政府还着手改造水电,派军警清剿犯罪集团,设立警察局。圣马尔塔、巴比伦等贫民窟治安得到了明显改善,甚至成为另类的旅游景点。

不过,较大规模的贫民窟治理情况仍不容乐观。绵延覆盖几个山头的阿莱芒贫民窟虽一度改善,几年前还通了缆车,其改造也曾得到联合国赞扬,但近几年毒贩卷土重来,与警方屡屡交火,自今年初以来,不但旅游线路中止,快餐店和小商铺纷纷撤出,学校也向外转移。阿莱芒社区再次沦为高危“红色”区域。

里约联邦大学研究员伊格纳西奥·卡诺认为,里约贫民窟改造计划遭遇危机,形势微妙,新设立的治安警察局如果不能治安平乱,反而会激起民怨。一旦2016年奥运会后政府减少治安投入,将意味着这项改造计划的破产。他认为,政府今后应该集中投资改善贫民窟基础设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让治安警察的作用更加社会化。

里约贫民窟治安难以改善,一大瓶颈是缺乏投资。里约州议会人权委员会主席、众议员马塞洛·弗雷克索认为:“贫民窟治理暂时无法得到大笔社会投资,警察的功能就应该不仅仅是剿匪,治安警察局需要做各种事情,真正融入当地社会。”(执笔记者陈济朋、金旼旼,参与记者:赵焱、陈威华、唐璐、佘勇刚、丁小溪、徐烨、李铭)

实地踏访里约贫民窟 居民叹奥运没带来更多访客

2011年7月通车的缆车系统将里约的阿莱芒贫民窟与外界相连。摄于2016年8月16日。余瑞冬 摄

中新网里约热内卢8月17日电(记者 余瑞冬)除了耶稣山、科帕卡瓦纳海滩、马拉卡纳体育场、桑巴舞和狂欢节,说起里约这座奥运城市,贫民窟似乎是绕不开的一个话题。遍查资料,记者决定到这里的阿莱芒贫民区实地探访。

从奥林匹克公园所在的巴哈区出发,经过公交、地铁、城铁的多次换乘,花了约三个小时,记者来到了里约旧市中心以北的阿莱芒。

面积1200平方公里的里约,据说有着大大小小近千个贫民窟。有资料显示,这座城市的647万人口中,近30%仍为贫苦居民。选择探访阿莱芒的原因,除了这里是里约最大的贫民窟之一外,还由于这里有一条政府修建的缆车连通社区内外,也因此更为安全。

邦苏赛索城铁站的上方,就是2011年7月通车的阿莱芒缆车站。社区里的居民每天可以免费搭乘一个来回。正值中午,人不多,我们很顺利地坐进了缆车,缓缓向西北面的山坡爬升。